
11月1日晚,浙BA城市争霸赛现场,温州队大胜庆元队。比赛结束,所有人都在忙着庆祝,但有一个人,却只想着为队员披上浴巾。“出去别忘了穿衣服!别着凉了!”这个人,就是骆国钢。

骆国钢 民盟温州经济科技五支部盟员
骆国钢是民盟温州经济科技五支部盟员、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运动医学中心副主任,自今年7月开始担任温州队的随队队医,也就是从那天起,他的工作几乎跟温州队连在了一起。
“最大的不同,就是感觉自己突然多了20个亲弟弟。”骆国钢笑着说。
骆国钢所在的运动医学中心,从2021年起便承担着省运会、全运会、全国青年运动会、杭州亚运会温州赛区等大型赛事的医疗服务工作,但本次浙BA的队医工作,却与之前有着很大的差别。
“我们有一个6人小组,除了我,还有卢跃伦、范森、李金滨、谭奕欣、丁嘉伟,每次比赛,无论主场还是客场,都要有两个人跟队。另外,每天的训练,也要保证有一人跟队。”除了6人小组外,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还为温州队打通了包括护理、放射、药剂、呼吸等多科室绿色通道,保证了队医在临场无法处置的情况下,迅速到院就医。
工作节奏更加紧凑,工作时间紧随球队,不仅要经常出差,鲜有假期,还要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和临场判断能力……用骆国钢的话说,队医就要把诊室从医院搬到球队里。
对于球队来说,一名优秀的队医不仅要及时处理伤病,还要像队员的“大家长”,时刻关注球员的饮食起居——从酒店去赛场,要叮嘱球员带上浴巾,防止下场时着凉;去客场没地方煎药,要自己在家煎好中药带到客场;训练和比赛前,要最早到达场馆,准备好相关的物品;球员到场后,要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及时为球员们做好关节和肌肉韧带的防护。
“第一场打完庆元,全队发挥出色,这帮孩子开心得晚上不睡觉。到了第二场打柯城,因为没休息好,全队5人发烧感冒,虽然赢了比赛,但过程让人揪心。”从此,温州队便有了一个“新队规”——晚上11点必须放下手机,上床睡觉。
“说真的,我早已把他们当成了亲弟弟,他们刚开始喊我‘骆主任’,现在也都喊我‘哥’了。”骆国钢笑着说。
每次比赛前,骆国钢就很焦虑,所有的事情都要考虑周全,一件都不能遗忘。
他对温州队每一名球员的身体状况都了如指掌——杨希龙的腰伤和肩伤是老毛病,赛后都要理疗康复;林万鹏的膝盖有过大伤,要时刻注意;余得彰的体重较重,膝盖和脚踝要重点保护;颜谋植和叶光辉平时训练强度最大,要更注意拉伸和放松,防止肌肉过度疲劳……全队20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同,骆国钢要时刻掌握所有队员的伤病和身体机能状况,并及时反馈给教练组。
工作虽然繁重,但能够从事一项自己热爱的事业,对于骆国钢来说也是一种满足和幸福,其中也不乏让他感动的事:“叶光辉在打诸暨前加练,肌肉酸痛,走路都不舒服,给他做完肌肉放松还是疼,但一上场,他就用最积极的态度去防守进攻;戴子特打杭州时受伤下场,固定脚踝后,还是有疼痛感,但他仍坚持上场,为球队奉献自己的全部;余得彰感冒发烧,赛前训练虚脱感很重,但一上场就像换了个人似的,每球必争;还有郑章跃、余文杰、刘怀男、汤志灿等,尽管一开始没有上场机会,但每个人始终积极训练,时刻准备上场……”这些细节,骆国钢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他们能保持好状态一直连胜,这是你最大的成就感吧?”记者问。
“不,他们已经做得够好了!在我这里,其他都无所谓,只希望他们都能远离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