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民盟   ->   盟员风采
我市已故盟员汪远涵曾和金庸大侠一起演绎编辑部的故事
来源: 日期:2018-10-31 16:43:04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原名查良镛)30日下午病逝于香港养和医院,享年94岁。

  金庸一生经历极其丰富,获颁荣衔甚多,他是著名的武侠小说家、是一代杰出报人、是学者、是华人文化界的重要的人物之一等等,见证了上世纪中国无数重大历史事件。金庸塑造的武侠世界是很多人对武侠的最佳想象。他的武侠作品成为集体宿舍和严肃课堂的无聊消磨,是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温州人汪远涵是武侠大师金庸(查良镛)初入新闻界的启蒙前辈之一。1946年,金庸入职《东南日报》时,当时的总编辑就是汪远涵。

  汪远涵,民盟盟员,1912年8月24日(农历)出生于温州城区大士门一大户人家,1931年考取复旦大学文学院新闻系。1936年,应先贤黄溯初邀请任上海《时事新报》国际版编辑。1939年9月,进入《东南日报》先后担任金华版栏目主编、丽水版总编辑、云和版总编辑、杭州版总编辑等职。1949年4月,汪远涵离开杭州报社,任教于上海私立晓光中学。当年9月底因母病返回温州,在温州中学、温州市立中学(今温州二中)任教。1956年温师专创办,任中国文学课程教师。1985年从温州师范学院退休。2006年9月24日逝世,享年95岁。出版编著有:《世界各国侧影》、《现代国际知识》等。

  两人回忆曾在杭州天香楼喝陈年花雕

  日本投降后,《东南日报》的“云和版”回杭州继续出版,“南平版”迁到上海,作为总社,胡健中亲自主持,陈向平主编“长春”副刊。杭州本是《东南日报》的发源地,这时却成了分社。查良镛在金华版和南平版发表过三篇文章,得到陈向平的赏识。

  陈向平向杭州《东南日报》总编辑汪远涵推荐了查良镛。汪是浙江温州人,圆脸,戴一副深度近视眼镜,毕业于复旦大学,1939年在金华和陈向平一同进《东南日报》,从编辑到编辑主任,一路做到总编辑。

  1946年11月,查良镛正式进入杭州众安桥的东南日报社,说是外勤记者,实际上是负责收听英语国际新闻广播,翻译、编写国际新闻稿。为了直接收听和翻译“美国之音”和英国广播公司的消息。

  汪远涵说,查良镛初来编辑部,报馆听说他的英语水平相当高,就请他负责收听外国电台如“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的英语广播,择其可用的译出来,偶尔也会选一些英文报上的短文请他移译备用。他一接手马上动笔译好交卷,给他留下良好的印象。

  汪远涵记得他还编过一个副刊专栏“咪咪博士答客问”。在多年的音信隔绝之后,1988年,他给汪写信,重提旧事:“承不以浅薄见弃,遽授以编辑一版幽默副刊,我以咪咪博士之笔名与读者嘻嘻哈哈。相隔四十年,往事仍如在目前。”

  汪远涵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认为他行文流利,下笔似不假思索,虽然他在《东南日报》工作时间不长,“大约仅一年多光景,可是和我却有缘分”。

  他们曾同在杭州天香楼喝陈年花雕,以鲥鱼佐酒,所以四十年后查良镛给汪的信中说:“记得吾公喜食鲥鱼,鲥鱼初上市时,辄先尝鲜。现在香港食此鱼时,每每忆及。”在他眼中,汪是个好好先生,谦和平易。1993年他说到自己怀念的新闻人,其中就有汪远涵。

  1946年,金庸辞去东南日报社工作,到上海东吴法学院学习。汪老先生挽留未果,两人暂断音讯。直至1988年,汪远涵收到了金庸的来信,并附有近照一帧。汪远涵看到这照片后说,自己不认得40年前的小青年查良镛了。一段日子后,两人未能保持联系。

  15年前金庸与汪先生恢复联系

  2003年7月一天晚上,金庸和92岁的汪远涵老先生恢复联系。

  当天,金庸在杭州剧院举行现场演讲活动。汪老先生得知消息,修书一封并附近照一张,通过媒体记者转交金庸。汪老先生在信中写道:晚年逢盛世,不觉衰老。今夏此间干旱灼人,人们盼望云霓之心,与弟想念老兄之情,颇为相似。

  当晚,金庸见到汪老先生的信后,非常高兴。据媒体报道,金庸说:“真的吗?有他的电话吗?他当年对我很好,很照顾,他来不方便,我去温州看他好了。”虽然后来没有成行,但莼鲈之情,依旧不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