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民盟   ->   学习园地   ->   散文随笔
有玉在心
来源: 日期:2016-01-15 15:33:44

  宋俊英

  翻箱倒柜找好几天了,那块曾在我颈间摆荡了十多年的玉佛,竟真的不见了。那是一枚翡翠弥勒笑佛。前段时间,因发现玉佛吊坠扣坏了,便随手取下塞衣兜里,准备拿去修,一时忘了,结果就不见了,而且是真的不见了。

  说起这玉佛,就会想起十多年前我时不时出入寺庙寻求心灵宁静的日子。每隔一段时间,总要去寻一处佛门圣地。那时我和我家先生还只是相亲见过几次,未完全确定恋人关系。其间我曾到过一家寺院。他每天忙活得像陀螺在转,竟排除万难,和同事换了班,不远几百里紧随而来,让我有些意外。何况他也不是什么佛教徒。在寺院大门,一个大大的“心”字镌刻在石壁之上。读过禅书的人都知道,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你心中有佛,佛就在你心中。那天却见一大群香客或游人很欢腾地争先恐后在那留影。不觉,我停下脚步,呆望着他们,心里不是滋味。或许他注意到了这些,他说:“嘻嘻哈哈里,佛早已离心而去了,我们不从这边过,绕道走就是。”有理。就这样,我跟着他绕了个很大的远路才进入寺庙。

  寺庙内香火旺盛,青烟袅绕。正遇寺内法师在做一场法事,梵音袅袅,经文声声,法师身披袈裟,合掌而十,念念有词。几位红尘俗世之人,跟在法师的后面,亦是虔诚而立,喃喃有声。等我叩拜完毕,先生和我就一起步出寺院的后门,不经意遇见了紧挨着寺庙的一家玉石店。店老板是一位看着很慈眉善目的男人,五十多岁,手捻佛珠,自称是佛门居士。他并没有很热情地招呼我们,只是让我们随意看,说玉找有缘人。

  店里的玉器很多,琳琅满目。初时,我的目光并没有落在玉佛的身上,因了当时也仅是百无聊赖进店随便看看罢了。直到那一瞬间,我发现了这身长不到方寸的玉弥勒佛吊坠,仿佛一尊沐浴在阳光里的神灵,用慈爱与神圣呼唤着我。我不禁弯下了腰身,目不转睛,屏气凝神,揣摸玉质,观赏品相:玉佛笑容满面,披衣袒胸,盘膝而坐,雕面光洁,细滑如水,意态如生。看着看着,一时间我竟仿佛失去了自己。

  先生见我对这块玉佛如此痴迷,也没说话,竟偷偷地去付了款,买下了这块价值不菲的玉佛,执意要送给我。我极力推却,就在两人相持不下,场面有些尴尬时,边上的店老板说话了,他说:玉与人,和人与人一样,能够相知相守,是需要缘分的,可不要错过这样如玉般温和贴心的男子。如今想想,大概也是吧。回顾和我家先生一起走过的这十几年,大摩擦不断,小摩擦更是不止,但他总能体谅我,虽然有时对我严肃一下,也只是以吓唬为主,呵呵,多少是有些像玉一样磨磨中更清澈宁人吧。

  当然,不管是识玉还是识人,“懂”最重要,也最能彰显出一个人的内质和品味。玉要戴才活,女人要呵护才有灵气。那次寺庙回来后不久,先生说想要照顾我一辈子,向我求婚。后来我们也就结婚了。而那玉佛,我便一直戴在身上了,即使在寒气袭人的冬夜,单薄的身体温暖不热手脚,却依然用心口的热气,温暖着它冰凉的身子。它细密的纹路里,渗满了我轻或重的生命元气。都说“玉养人,人养玉”,所以经常有很熟识的人说我的玉佛越来越光亮了。自然而然的,我更是越来越确信它是一块有灵性的玉,这些年,它滋养着我,我滋养着它,我们互相滋养着,已然成一体。

  也曾在几个烦躁的夜晚,于昏昏然中解下玉佛,塞在枕头底下或床头柜里。一大早起来感觉胸前空荡荡的无所依托时,便惊慌失措地寻找,结果总能如愿找到。于是,心安理得地以为,我会拥有这玉佛一生一世,我们的缘分会达到生命的长度,开始有些漫不经心起来,终于在这个初夏,我竟真的找不到它了,就算眠食全废也找不回了。可是,我是那样不舍,那样不甘,明知找不回了,还在有意无意中苦苦寻觅。

  一款小巧灵秀的玉弥勒笑佛,于我,早已不仅是单纯的装饰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那么,我是不是买一块与这外形相同的一块玉,补一补我的心殇?那伴我十多年的玉,就这么真的不见了?记得张晓风说:“玉当然也有其客观标准,它的硬度,它的晶莹、柔润、缜密、纯全和刻工都可以讨论,只是论玉论到最后关头,竟只剩‘喜欢’两字,而喜欢是无价的,你买的不是克拉的计价而是自己珍重的心情。”的确,我不难买到和这外形相同的一块玉,可终究,终究还是,永远无法买回那十多年相依相伴的心灵深处的温暖与相契。

  那日,回平阳老家,偶经一玉石店,看到这款和我丢失的玉佛一脉相承温润剔透的绿,突然有些心酸,仿佛漫漫红尘里,辗转颠沛,寻了一生一世的至爱,就这样突兀地重新呈现在我面前。但,纵然那样相似着,到底还是不一样,它不过是一个影子。有玉在心,有其影相伴也好。惜缘,于是拥有了它。

注:作者宋俊英系民盟温州二中支部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