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民盟   ->   学习园地   ->   散文随笔
瑞中,学案教学给自主实效一个“脚手架”
来源: 日期:2016-01-15 15:33:44

  瑞安中学,一所有着近120年历史的省一级重点中学。从2006年我省实施第一轮新课程改革开始,瑞安中学便紧抓“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核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当“课堂”变为“学堂”时,其实效性受到空前挑战。如何有效了解学情?如何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如何科学评价自主学习的效果等等问题接踵而至,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学校领导一再强调的“编写完善校本学案”的指令给了大家启发,于是“学案教学”应运而生,而这恰恰与在“翻转课堂”启发下产生的“先学后教”范式不谋而合。如果把“自主实效”看作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那么“学案教学”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脚手架”。

  “学案”编写的积极探索

  “学案教学”先得有“学案”,说起瑞安中学的学案编写,那可是有些年头了。2008年,时任副校长陈良明针对当时学校教学资料较繁多、杂乱的现象,大力提倡自行编写“学案”,认为“高质量的教学辅导资料当然是老师自己编写”的,而且“瑞中老师有责任也有能力自主编写”。于是各学科开始了艰难的学案编写之路。

  回顾6年来的学案编写之路,不难发现其间经历了4个变化阶段:“课外练习”式学案——立足课堂教学的学案——基于学习全过程的学案——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习全过程学案。学案由最初的“课外练习”到“课程学案”,提升的实质就是一种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的一大转变。

  瑞安中学学案编写的质性飞跃,一是得力于学校领导的决心与支持,二是得益于专家的引领。2011学年伊始,学校就组织相关人员远赴南京洋思中学等课改先进学校考察学习,之后大力推行“自主学习”教学理念,尝试课堂教学结构的改变。同年11月,组织了以“建构瑞安中学自主实效教学模式”为主题的教育教学论坛,探讨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召开全校教师教学改革动员大会,以期统一思想,转变观念。这一切都为学案编写的改革完善提供了土壤。

  如果说校领导的支持是给学案编写改革储足了马力的话,那专家的引领则无疑就是一架助推器。2013年2月,瑞安中学与华东师范大学教学与课程研究所崔允漷教授科研团队签订科研合作协定,崔教授成为该校“基于学案的自主实效教学实践研究”这一课题的学术指导。在崔教授及其团队的悉心指导下,瑞安中学明白了“课程标准”是教学内容唯一的“最高级”依据,从而廓清教学内容选择的标准,明确了学案编写的取舍;学会了“分解课程标准”,即如何把“课程标准”中一条条高度概括的要求“落实”到具体的教材内容中去,这也为学案上升到课程层面铺设了“路径”。崔教授指导下,该校为学案增设了一块重要内容——“模块课程纲要”,一致性地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四个问题,为教学的“实效”提供了有力的学理依据。根据“课程纲要”,对学案进行“瘦身”,删除其中意义寥寥的内容,并对知识内容做出了比较明确的陈述,内容简明扼要,要求一目了然。

  至此,瑞安中学的学案完成了从“课外练习”到“课程学案”的提升,学案成为贯穿学生学习始终的内容、指导,为“自主实效”教学模式打下扎实的基础,并趋向成熟。

  “学案”教学的全面实践

  “学案”作为实现“自主有效”教学的脚手架,如何进行科学编制成为了关键。在专家指导下,在不断的实践中,该校摸索总结出了科学的学案编写流程。首先是研究《课程标准》,对其进行熟悉和分解;其次是研究教材、学情;接着编写各学科各模块“课程纲要”,让《标准》“落地”。“课程纲要”“一次性”回答这个模块的学习“要到哪里去”、“要学习什么”、“怎么学习”、“学到什么程度”四个问题。让学生的学、老师的教有了总体把握;最后结合教师经验,落实“自主实效”要求。

  在综合各学科学案共同特征基础上,在“自主实效”目标要求下,反复修改、论证,明确了《学案编写原则与体例》,将“科学性”“整合性”“完整性”“主题性”“生本性”“自主性”“精简性”等作为学案编写的七大原则,充分体现了对学情的关注、对学习过程、学习方式的变革追求,从而保证了学案编写的质量。在每册学案的前头设置“模块课程纲要”,借此帮助老师、学生总体了解该模块教学目标、内容、学习方法、评价(考核)方式。每个完整的学案由课前自学、课中助学、课后自测等三部分构成,按“学习内容”如章节、专题依次排列。“课前自学”是学案重点内容,学生据此可知“要到哪里去”,老师据此能得出“课堂教学内容”。“课中自助”则重在提供解决重点难点的补充材料、方法指导,为学生搭建学习的脚手架,通过自助与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过程。“课后自测”则体现分层特点,分“基础”、“发展”两个层级,基础作业预设95%同学经过思考都能独立完成,其作用是检测、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发展”作业预设70%同学能自主完成,其他同学经过同学或老师帮助后或可完成,允许少数同学不做。

  在基于“学案”的教学实践中,该校老师的教学时空观开始转变,扩展至课前、课中、课后,有别于传统教学只关注课堂忽视课前与课后的做法。学案为师生在各阶段的教与学提供了适宜的任务及方法,相当于帮助教学搭建了一个脚手架,让师生在共同攀爬的过程中不断建构知识,一步一步接近学习目标。在日趋成熟的“基于学案的教学模式”的实践中,该校老师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合理利用“学案”对提高课堂效率的意义。有的老师充分利用“课前自学”来了解学情,并在此基础上调整确定学习目标。如语文组的孙瑜老师在组织学习《清兵卫与葫芦》一课时,通过《学案》“课前自学”,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于文章的浅层主旨——小孩子的天性被扼杀,控诉大人的专制等有了比较到位的把握。说明学生的阅读障碍并不在此,如果再把这个层次的内容解读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虽然能获得较为流畅的课堂运行过程,但是也会造成整堂课的平庸。于是决定把“课中自助”内容确定为赏析“摇摆”手法……有的老师巧妙设计课内自助学习环节,突出学习过程化与梯度化。如数学组陈兴政老师在设计课内自助学习环节时,突出了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把一道原本有着较高难度的题目分解成两部分内容来解决(先自主完成稍简单部分的解答,再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较难部分的思考),使思考问题的过程呈现逐步推进的梯度,更加具体可操作,使大部分学生都能从中得到收获。有的老师则充分利用课后自测中的分层练习,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又实现了对教学实效的准确把握。

  鉴于“自主实效”教学模式与之前的教学方式的不同,该校根据崔允漷教授“教、学、评一致”理论、“基于证据的听评课制度”,以“自主实效”作为评价“观察点”,结合实际,研制了建立基于学案的自主实效教学听评课制度。使教师自主实效教学行为有章可循,使评价者能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从而保证自主实效教学质量。

  随着“基于学案的自主有效教学”实践研究的深入,该校老师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学案”之于“自主实效”的“脚手架”意义,它能帮助师生发现“最近发展区”,从而使学习目标更具体明确;它能帮助师生明确学习的重难点,从而使学习环节更清晰简捷;它能帮助师生反思学习层次,从而使课后落实更显“有的放矢”。基于学案的教学改革增加了老师的教学底气,也为传统课堂注入了一份灵气,其所带来的“实效性”正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师投身课堂变革,瑞安中学的课改之路将会越走越宽阔。(温州教育2014第05期)

注:作者蔡瑞琛系民盟瑞安市委会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