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

您当前的位置 : 温州民盟   ->   学习园地   ->   盟史钩沉
兄弟情缘 文坛佳话
来源:陈意 日期:2012-02-10 15:18:44

 

 

  今年是中国民主同盟温州地方组织建立60周年。温州民盟60年的历程,是与中国共产党亲密合作、风雨同舟的60年,是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团结奋斗的60年。在60年的历史进程中,温州民盟先后涌现了一大批教育、科技、文艺方面的专家学者,长期默默地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周梦江、张禹二老就是他们当中的默默耕耘者。

         本是表兄弟  少年即同窗

  周梦江和张禹先生都是温州中国民主同盟地下活动时期的成员,曾经为早期温州民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组织宣传工作。鲜为人知的是,二老还是姑表兄弟,八十多年来相濡以沫,情同手足,并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里,分别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张禹,原名王思翔,1922年出生在平阳宜山九板桥(现属苍南县),1岁多迁居母亲的娘家平阳鳌江塘川。罗阳山下的塘川,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这里盛产的橄榄、杨梅,闻名遐迩,周大川(周梦江原名)就生于斯长于斯。表弟的到来,使同龄的大川有了玩耍嬉戏的同伴。7岁时他们一起入塘川小学上学,四年后,双双转入鳌江公学就读。那时候,王思翔勤学善思,每次考试均列全班前茅;而周大川常常在课余溜到学校附近的杨爷殿听讲书,七侠五义的故事每每令他如痴如醉。鳌江公学毕业后,兄弟俩旋入昆阳坡南蔡孟平先生所办的宣文书院读书,主攻桐城派古文。1年后(1935年),同去报考当时设在平阳郑楼的温师简易部,当时因年龄太小,被拒之门外。从此,兄弟俩才结束了朝夕相处结伴求学的日子。,各奔前程。

             报界两才俊  同年入民盟

  1936年,王思翔考进了温州中学初中部,树立起追求民主自由的志向。与同学相约到皖南投奔新四军未成后,考入“第三战区战时干部训练团”(后改编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三分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西赣州一家书店,不久转到《江西青年报》编副刊。这是王思翔编辑生涯的起步。1941年夏天,因揭露国民党制造的“皖南事变”,被拘捕入狱。审查释放后,王以母亲亡故为由回到家乡。

  周大川先是进了印刷厂当学徒,1937年9月到温师简易部读书。毕业后改名周梦江,考入福州一所会计学校。从此“周梦江”三字一直使用至今。随后,他进入福建报界,在福安《南方日报》任职。

  1945年抗战胜利,周梦江从《南方日报》离职回乡看望祖母。王思翔在这时写了篇《春暖花开之前》,发表在《东南日报》上,揭发平阳县长张韶舞及其部下贪污腐化罪行。张韶舞得知后大发雷霆,命令“就地正法”,周被牵连,两人结伴逃亡,辗转逃到台湾。

返回大陆后,周梦江在温州《中国民报》担任副总编辑代理总编,王思翔任《浙瓯日报》主笔。1947年年底,盟员李长秀来温联络。1948年初,李在温州发展了王思翔、董孔标、谷擎一、周梦江、李德树、叶征尧等人。解放前夕,新闻界盟员大部分是温州三大报纸编辑部的主要人员。他们在民盟组织的领导下,利用工作上的有利条件,经常把收听到的新华电讯,加以改写或缩编,以本报专电的形式刊出,向广大读者透露解放区的真实情况。国民党的金圆券出笼时,王思翔、谷擎一以主笔的合法身份, 在《浙瓯日报》、《温州日报》两报分别发表社论,揭露国民党政府对人民巧取豪夺的罪恶阴谋,因而触怒当局,以破坏《金融戡乱条例》治罪,勒令《温州日报》停刊一周,谷擎一被开除。

  王思翔继续与盟员郁宗鉴(后参加中共)等办了一个地下刊物《民主》,大力宣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以及党的工商、统战等政策。《民主》共出了5期,通过各种渠道散发到盟所联系的群众手里。1949年5月7日,温州解放,当时由《浙瓯日报》王思翔督印,编印了临时版1份,8日上午发行,立即被抢购一空。临时版报道了温州解放后的种种动态,发表了《迎接解放》的社论;温州民盟组织发表了时局宣言,表明了民盟拥护共产党,支持解放战争的政治立场。报纸还大量刊登了党的城市政策、工商、统战政策与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文件。当时党报尚未出刊,社会秩序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一般市民对党的政策还不十分清楚,临时版的发行,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

           成果皆等身  枫叶灿秋光

  新中国成立后,张禹(王思翔)曾在上海台盟总部工作,并和朋友在上海创办私营出版社——泥土社。张禹是实际上的总编辑。为了泥土社的生存和发展,他专程拜访了几位知名作家,其中包括胡风。泥土社也先后出版了胡风的《人寰二记》、《七月诗丛》以及《文艺笔谈》等集子。1955年张禹等人因此被错定为“胡风集团分子”,1957年又被错划为“右派”。

  历经磨难的张禹于1978年平反,后出任《清明》文学杂志编辑,提携多名中青年作家,如广获好评的石楠《张玉良传》就是在他的极力鼓励下完成,并由他经手编发。直至1987年离休,2000年回鳌江定居。张禹先后担任安徽省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著作有《台湾二月革命记》、《文艺的任务及其它》、《我们的台湾》、《台湾旧事》、《从心随笔》等,参加《诗学大辞典·中国卷》的编辑,任副主编,近年点校古文献多种。

  周梦江于1950年调入台盟总部,因病回家,曾在瓯海中学(温州四中前身)等校授课。后调入温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周梦江数十年锲而不舍地从事叶适及永嘉学派的研究,《叶适与永嘉学派》全书以叶适为轴心,展开纵横的考证、联系、比较,不仅系统地勾勒永嘉学派的思想特征及其深刻的经济根源,而且还探讨了永嘉学派与当时的其它学派的广泛交往,比较了他们的不同,不仅为今天的温州找到了文化和历史的渊源,同时也填补了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一个空白,该书还把永嘉学派和温州文化推向了国际的学术界,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关注。

 如今,两位老人虽至耄耋之年,仍然不惜以孱弱之躯,发挥余热,无私奉献,孜孜不倦致力于乡土文献的点校工作。其才其德,令人高山仰止;兄弟情缘,足为温州文坛佳话。真可谓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本文原载2006年7月28日《温州日报》)